【透過因果論】讓你重新掌控人生的關鍵密碼

什麼是因果論?因果論意思是什麼?

簡單來說就是任何一個結果必然是有一定的原因導致的,任何一個結果也必然會繼續作為原因,從而導致另一個結果。

也就是說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,沒有任何一個因是沒有果的,也沒有任何一個果是沒有因的。

這就是所謂的因果論,也是所謂的因果關係。

因果與人生有什麼關聯?

因果論與人生的關係

古人告訴我們「盡人事聽天命」,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,在結果上面不要執著。

但大部份的人是相反過來,一直在結果上面執著,不接受結果、一直在逃避,所以才會不斷的煩惱痛苦。

因果論的種類

除了因和果,其實還有第三種關鍵要素,那就是「緣」。

所以也可以叫做「因緣果」,就是一個結果的呈現,是內因加外源而產生的。

  • 因:有一個主要的條件叫做因
  • 緣:許多附帶的條件叫做緣
  • 果:而因緣配合起來產生的一個事實就叫結果

因可以細分成3個部份

  1. 善因: 符合道德、智慧的行為,會帶來快樂、幸福的結果。
  2. 惡因: 違背道德、智慧的行為,會帶來痛苦、不幸的結果。
  3. 無記因: 非善也非惡的行為,不會產生明顯的善惡果報。

緣可以細分成4個部份

  1. 內緣: 我們內在的身心狀態、思想觀念等。
  2. 外緣: 指外在的人事物環境等。
  3. 增上緣: 強化、促進某種結果出現的條件。
  4. 等無間緣: 緊密相連、持續不斷的條件。

果可以細分成2個部份

  1. 正報: 我們的身體、感官等身心狀態。
  2. 依報: 我們所處的環境、所遇到的人事物。

因緣果之間的關聯?

因緣所成的東西,它沒有一個不變的,果雖然有,但果也是不斷在變化 不是永恆的。

所有有句話不是說:「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情 就是變化」。

這就是所謂的因緣觀,因果觀不能離開因緣觀,離開因緣只談因果,這個因果就變得很死。

就像有句話是說: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

但種瓜就一定能得瓜嗎,這不一定欸,這要靠因緣。

如果沒有「陽光、空氣、水」這瓜還種得起來嗎?

所以有因加上緣才能產生結果。

什麼是內因?什麼是外緣?

內因就是內在的波動,外緣就是引起波動的事物
比如說:父母批評你,你現在很生氣,然後你就甩門進房間。

那麼父母批評你就是外緣,你內心波動產生了生氣就是內因,而你甩門進房間就是結果。

所以外在的原因一旦具備,那麼內在的波動就很容易升起,就導致了各種結果的出現。

而大部分的人,都將結果出現的原因全部歸結於外緣。

比如:投資失利就怪市場不好,感情不順就怪都遇到渣男,工作不順就怪主管、同事難相處。

因此我們必須要在內因上做出改變,只要因緣聚足,善果自然就會出現。

如果善果還沒出現,那就代表還需要在因上面繼續努力。

因果報應是真的嗎?真的有前世今生嗎?

說到因果,很多人會落入宿命論的思考,覺得一切的事情都是因果造成的。

用這個理由來跟自己說,反正這輩子的命已經定了,無法改變,那就放棄人生,或是做更多壞事。

但是因果論不等於是宿命論,如果只講因果論的話,就會落成宿命論或定命論。

這種想法就是「倒因為果 倒果為因」
這樣受苦、受難的人就不需要改變了,因為他覺得這一切是因果報應。

但這種觀念會害死人,認為反正我前世造的因,使我輩子都註定會遭到惡報,那我就繼續做更多壞事。

但是這樣只會繼續累積更多的惡因然後永遠還不完惡果,最終永遠離不開這個輪迴。

反過來今天有一個福報出現,有些人會想趕快去享受它,但是福報你越享它越沒有。

好的福報不是自己享,而是能夠跟大家分享,越是能跟大家分享,我們的福報就越多。

但自己的惡報不能分享,要自己承擔,等於還了債,還了願。

了解因果論後的全新感受

重獲新生

當我們強大到一個程度,那麼別人的問題都會消失了,並不是說外在的行為消失了,而是我們內在產生的波動消失了。

那我們的內心是如何產生波動的,又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波動呢?

簡單來說就是人的分辯執著,萬物的本性是一樣的,但萬物呈現出來的面相是不同的。

舉例來說:同樣是面對香菜,一個喜歡的人看見,內心會產生愉悅和渴望。

但換做是一個討厭香菜的人,內心瞬間就會產生排斥和厭惡。

但是香菜本質上沒有說是好吃或是不好吃。

所謂的好吃與否,取決於每個人給予一樣東西的定義。

從出生到成長,我們一直在不斷地分辯事物,然後給這些事物下定義「哪些好、哪些壞、哪些讓我開心、哪些讓我痛苦」。

這些定義會儲藏在我們的潛意識,最後形成潛意識慣性。

當再遇到相同的事物時,潛意識就會給予相同的感受,當我們想說再嘗試吃一次香菜時,我們的潛意識會阻止我們,問我們為什麼要吃它,它很難吃、很臭等

最終就是要學會轉念

比如生病這件事,有人覺得自己很倒楣,內心痛苦不堪,有人心懷感恩,覺得這是身體對自己的善意提醒。

我們的窮富禍福,都是過去所作所為的因果,是無力去掌控的,只能全然的去接納。

換句話說,當面對任何處境的時,只有盡力去接受它,然後面對它,讓因緣自己流動。

因為因緣是變化的,但大多數人總是糾結於一個結果,而忘了過程的重要性。

人生的一切因果隨緣,那麼有時候結果的偏差也在所難免。

對因上努力最好的詮釋就是把握當下,因為我們的生命是當下的,生命不在過去也不在未來。

所以我建議大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最後一天在過,這樣人生就不會留下遺憾了。

感受才是結果好壞的本質
所以因就是我們自己,外界沒有任何問題,所有的問題本質上都是自己引起的。

因為結果是因為我們的感受而呈現,一般人可能會想:難道別人就沒有一點問題嗎?

要判斷損失發生之後是誰的問題,就要看是誰損失就是誰的問題。

推薦閱讀

error: